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閒聊]
關於銷售量這件事
[打印本頁]
作者:
Caloid Chang
時間:
2015-3-27 23:13
標題:
關於銷售量這件事
BD/DVD是決定動畫能否有二三期、劇場版或其他周邊化的關鍵要素之一。不管對該部作品有多喜歡,銷量不佳就是註定只能到此為止。
但一張BD加上特典折合台幣大概要兩千元以上,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BD支持喜歡的原著。
也因此,銷售量和作品內容好壞有時並不是正相關曲線,銷量廚便是在此情況下所衍生的名詞。
(註:銷量廚其實還有分成原著銷量廚和動畫銷量廚,在本文所指的是動畫銷量廚)
......
好,不知道要說啥了,閒聊而已。
參考資料:
【心得】日本TV動畫銷售量的基準解說
作者:
sorrowofwind
時間:
2015-3-27 23:23
bd銷量就跟美少女遊戲一樣的困境(從事該行業的薪水也都不是那麼好看),只差在賣周邊比較容易
這串製作人有提到
https://www.ptt.cc/bbs/H-GAME/M.1361713676.A.E71.html
> 畢竟再怎麼說,支持者跟購入者可是完全不一樣的族群。
> 對於不會花錢的人來說,不管你做什麼事情他們也還是不會花錢的。
> 美少女遊戲搞不好會回到這樣的狀況、變成只為了少部分的人而存在的東西呢。
> 所以並非傾聽所有人的聲音,僅聽取那些會願意出錢的玩家的意見,
> 我想在未來會變成更加重要的事情吧。
作者:
Yui
時間:
2015-3-27 23:40
僕認為,至少對於我們這些有在寫作、有在創作的人而言,買書的錢是不得不花的。
若今天大家都不掏錢買書,作家們就會變得很難生存下去。
當然,僕只是單純這麼想,絕無誰對誰錯的意思。
因為說實話,僕也只對買書有熱忱、願意花錢下去。
但對於遊戲、動畫、漫畫...等商品就是能省則省。這很現實,卻不得不承認。
作者:
ddt898
時間:
2015-3-27 23:56
我總算明白IS為甚麼稱為"名作之壁"
正如我不斷重申,
我覺得櫻花莊是「懷才不遇」
叫好不叫座的BD銷量導致未能出第二期
作者:
Caloid Chang
時間:
2015-3-27 23:57
回復
3#
Yui
或許是我們還沒有銷量壓力吧~
不只動畫,小說銷量也是直接影響原作者在出版社的發言權,銷量太差新作續作什麼的通通不用想。
雖然也有「盜版也是宣傳手法」的說法,不過摸著良心講:真正喜歡的作品還是忍心花點錢買實體書吧。
我現在是沒什麼本錢收BD,不過喜歡作品的實體書和OP/ED專輯都會收。
作者:
sing129
時間:
2015-3-31 15:35
偽物語竟然有破五萬喔?這是最讓我驚訝的。
作者:
秋本昂
時間:
2015-3-31 17:37
啊啊,IS的銷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不成那群人都被洗腦了嗎?
作者:
Caloid Chang
時間:
2015-3-31 17:59
先說一下,IS那平均3W的銷售量是第一期喔,第二期某大文豪把編劇位子搶走後銷量就蒸發了一半(笑)。
[attach]2010[/attach]
[attach]2011[/attach]
作為一名MF廚,順道去查了一下去年五大作的銷售量:
[attach]2014[/attach]
[attach]2012[/attach]
[attach]2013[/attach]
[attach]2015[/attach]
從原PO那表格來推算的話,只有〈魔彈之王與戰姬〉小賺、〈精靈使的劍舞〉壓在保本邊緣,其他兩部慘賠......
NGNL:你們一起上,我還可以讓你們一半銷量。
作者:
sing129
時間:
2015-3-31 21:08
IS二不如一也不能全怪阿弓啊,畢竟第一季後宮才都剛出場,能讓人有新鮮感,到第二季後新出場的就那些智障反派和其他我連名字都想不起來的影薄後宮,而且IS玩的哏來來去去也就那幾招,觀眾當然會膩啊,再說第二季的畫面感覺也差了一點。
其實我想說的是,以
一部本來就沒什麼劇情的作品
來說,第二季銷量差了卻去怪動畫編劇,這是不合道理的。要就去怪原作者…………什麼?你說是同一個人!好吧,那怪他吧。
作者:
zxxamiku
時間:
2015-4-1 08:46
本帖最後由 zxxamiku 於 2015-4-1 08:50 編輯
這時候,偷偷安慰自己,大師們有的餓死,有的自殺,有的窮死,但他們在博物館永垂不朽⋯⋯
繼續寫下去,直到嚥氣。
歡迎光臨 鍵盤輕小說研究社 (http://jplightnovelc.s-club.tw/)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