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作品偏向那个问题得到了老师最长的回复。
我一直相当苦恼于“应该遵循自己的感情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还是应该摸索读者的喜好,写出大家都爱看的作品”这个问题,在一年多以前,我在给《苍发的蜻蜓姬》写的书评里就提到这一个很矛盾的情况,因为那本书完全是基于商业化的手段去创作的,很明显瞄准了国内大众的普遍喜好,最终也理所当然拿到了12年的金赏。但是我无法从那本书里得到任何能够让我静下来回味的后韵,属于看的时候很爽,看完也只会发出“啊,我看完了。”这样空虚感叹的作品。
在那篇评论里,我用“自家卫生间”与“公共厕所”来说明商业化与个人表现的差异。显然,家里的卫生间干净舒适,能够让自己的排泄活动得到最优的体验,但相对的,它的受众也就自然限制在家里人以及某些特定客人之间,无法走向公众化;而公共厕所从设立之初就是针对全民大众的,每个人都能在需要时得到方便的解决,但也因为结构简单,并且大家都能够随便上,洁净度、舒适度自然就无法达到个人所期望的高度。
那么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说实话,看完老师的回复我也仍然未能找出答案。
但有一点是我从中得到的启发,在书写自己想要表达的故事时,我会尽量——当然不打算太过喧宾夺主——加入一些能让大部分人感到有趣的部分,并且努力朝着能让所有人认可的方向前进。
文学与娱乐,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
在这里感谢小鹿老师所提出的的建议以及答复,受益匪浅。
再次献上敬意与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