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譯日輕 vs 華文輕小
用上述兩者比較是不公平,被引進的日輕必然是在日本獲得了一定成績,水平自然比新人所寫華文輕小為皆,所以多點資源是無可厚非
2)華文輕小是否吸引讀者?
角川前幾屆的作品我都有買,但原因是想看看得賞的作品如何出色,從參考的角度出發,所以才購買。
當中「小紅帽」、「壞運」、「戀交」和「浩瀚之錫」有續篇,但對「浩瀚之錫」故事不感興趣,所以沒有繼續買,另外三套則合心水所以睇完全套。
由於參考書已足夠,所以到了上屆和今屆的作品,是否購買就是從「讀者」角度出發
結果我是沒有買。
我不買並不是因為角川宣傳不力,如果是日輕粉絲,應該會在fb like了角川、尖端和東立,有什麼新書都可以知道。
我亦不認為角川找明星、登報紙或電視賣廣告,可以大大增加銷量。這些動作只可以吸引「非粉絲」的眼球,無錯可能引入新讀者,但我不認為會很有作用‧
我始終認為一本書最重要是故事
以「有機娘」為例,我認為角川宣傳足夠,起碼我知有這本書出版,亦看了簡介和試讀了幾 日子,但感覺故事不吸引我而無買
而同期尖端亦有兩本新書「0-100%」和
「成就達成 蒐集七個作弊玩家拯救世界」
我都是從尖端看到,再望了簡介,最後買了「成就達成」,原因為故事設定有趣。
所以我始終認為,只要是好故事,再加上正常宣傳,讓讀者可以看到簡介,讀者是會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