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r (D.D.)當前離線
新進社員
因為從第一屆就開始關注這個比賽了,所以第一個讀的作品就是《罌籠葬》。《罌籠葬》文筆誠如所有人的評價,非常華美,甚至可以媲美某類的言情小說,從用字遣詞就感覺的出來作者一定是一肚子墨水。
再來是設定,與其說世界觀龐大倒不如說是非常詳盡,因為使用的文字非常特別,反而讓特殊名稱很好記(畢竟還是有某特定類型小說使用的特殊設定不是名字和其他作品很像就是和自己的其他設定只差一個字,有時候真的讓人很困惑。)雖然曾在別的網站上讀過評論說《罌籠葬》只不過是把其他宗教裡的名詞(好比說羔戮)混雜在一起組成的四不像就是了。
《罌籠葬》前半部節奏並不快,隱約能夠猜出是在埋伏筆,我原本以為前半部是為了讓讀者了解世界觀,對人物產生情感(因為這兩點都還滿成功的),然後再慢慢揭開謎團,結果後半部的故事節奏卻是瞬間從輕快版一口氣飆到超快版,人物一個跟著一個發生意外,不過也正因為前面的鋪陳,所以到後面不會顯得混亂就是了。
姑且不論前半部,其實光後半部節奏的拿捏、劇情高潮的精采度就大概會得獎了,用「好的文學作品」形容絕對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它到底該不該歸類為「輕小說」。
看過很多負評都說過《罌籠葬》根本不該稱之為輕小說,作為第一屆『台灣角川』輕小說大賞(沒記錯的話,那時候是這個名字)不是大好就是大壞。不過也正因為它夠獨特(從接下來幾屆幾乎沒有出現類似作品就知道了),所以才夠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吧。
以上個人淺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