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黃姿瑜 於 2014-8-19 19:40 編輯 
 我潛水太久了///
 所以我來發文了~~~
 
 
 
 如果問哪種人稱能讓讀者融入故事情節、好似身在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會果斷的回答第一人稱吧!
 也對,我在閱讀時,都習慣默念在心裡,我想很多人應該也是如此。
 其實我覺得三一法也不錯~~
 呃……看不懂「三一法」是甚麼也很正常,畢竟那是我自身的說法。(貌似歷史裡也有三一法這個東東的存在)
 是「第三人稱&第一人稱混合法」的意思拉!我使用時的三&一比例為9:1,第一人稱只用在主角的內心話。
 有人說旁白在小說裡的地位也頗重要的,
 我投贊同一票~~第一人稱能寫的大概是內心話、景象之類的,但是有時候同一時間點上不同地方發生對故事情節發展很重要或者是事件前後相連有關,主角不可能使用
影分身之術吧! ((笑所以這時候旁白超重要的,因為他通常都是隱形人、還可以飛來飛去(?)在同一時間點到不同地點作說明。在這一方面是頗方便沒錯拉!
 也有人會使用第一人稱多重視角模式。看過《古籍研究社》第三集〈庫特利亞芙卡的順序〉的人就容易了解吧!(很抱歉,我只記得這本使用此方法)
 不過這方法用不好會有個嚴重的問題「讀者不知道現在是哪個主角的視角」,用 〈庫特利亞芙卡的順序〉來舉個例子吧!(我儘量不據透~~)
 總共四個主角,米澤穗信並沒有直接寫出OOOO視角,而是使用撲克牌的圖案。好在主角的個性、想法截然不同,所以我看一下就懂了這個圖案是OOOO,那個圖案是OOOOO。
 我是還沒接觸過看不懂視角的小說拉~~但是以前我用過這種方法寫過,因為後來翻來看看不懂就默默刪除了……
 
 
 再來是劇情方面的……應該吧。
 太多解釋會讓人突然從故事情節裡清醒,除非是讓角色彼此對話這樣倒還好。
 可是呢,我在想……小鹿老師說過最近幾屆得獎的都是"奇幻、科幻、大世界觀"之類的,那勢必會有很多講解吧!
 全都塞進角色們的對話,我覺得不太好。因為我自己在看時就很想跳過不看
  大概是"日常、校園、戀愛"一類的才不需要這麼多解釋,它是跟著三次元在走的。
 如果適時把解釋塞給角色,適時留給旁白解釋會不會好一些,不讓讀者突然醒來?
 塞給角色是在其一方主角不懂時;留給旁白就是在雙方角色都懂讀者不懂時。
 要舉例,應該是〈問題兒童都來自異世界?〉吧。有主角、配角解釋,也有旁白的一大串解釋。話說三一法就可以用這部來說明。
 
 
 還有甚麼讓讀者融入故事情節?我居然忘了我要打甚麼OAQ
 生動的對話是必要的,還有旁白的工作太多也不好。文筆如何很重要,看作者如何應用也很重要。
 
 總之,大概是這樣吧!希望各位能再多多指導、說明、補充一下。
 以上都是我碰過並自行解決的問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就算只有一些些也好Qw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