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報一下,我曾兩次參加角川,分別是2012和今年,2012年進了決選,今年則只進複選。
由於從第一屆開始已關注賽事,多年觀察中確有些體會。
首先就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就是很多人都會說某得獎作「不像」輕小說,
這話由首屆金賞到現在,已有無數人說過。
我不否定女角賣萌是輕小說的王道,但至少我不同意沒賣萌就不是輕小說。
其次就是某些作品看上來平平無奇,常有人能指出某某作比它更好為何反而會輸。
於是,討論重點就改為主辦單位想選一項怎樣的作品。
有些人甚至戲言,若要得獎,先不要用自己的角度去看輕小說。
因為比賽這回事,如果想要以策略取勝,你首先要知道對方需要甚麼。
多屆賽事至今,分析歷屆得獎作品,推測主辦單位的需要,
其實我大致鎖定了一項得獎作共通的法則,不過這裏就不便明言,
反正就算知道了而你又寫出來,也不代表一定得獎。
(不過如真的好奇想知就私下短信息給我吧)
歷屆作品說來我應該看過六、七成,不過真正獨立作感想的只有一篇。
替死鬼
http://latyu.mysinablog.com/inde ... p;articleId=378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