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討論] 閱讀、寫作與輕小說

本帖最後由 a62015438 於 2014-8-18 12:40 編輯

大家好,
以下想分享一些我自己觀察到的現象,以及一些感想。
我盡可能客觀地去敘述,不過內容有點長(應該說很長),
不過還是希望可以跟大家討論,也激發一些不一樣的思考!

一、閱讀

印象中在幾個月之前,我被一個男子攔了下來,說是要做一份問卷。
那是一份關於台灣學生閱讀、買書的調查,
在做問卷的過程中,我不小心(其實有點刻意啦)看到前面的一些統計,
──我嚇死了,原來現在的學生窮到連書都買不起。


嗯,我想先說的其實是閱讀這件事情,
也許是網路太發達,或者是我的交友太狹隘,
我覺得現在的人好像不太看(買)書,又或者不太閱讀文學作品(泛指所有題材)。


走進學校圖書館,扣掉做報告、讀教科書、睡覺滑手機的人,
我發現真正去享受閱讀的人好少,少到我都能認出那些借書的「常客」。
當我發現我說「源氏物語」、「亞森羅蘋」、「托爾金」、「JK羅琳」、「金庸」……
甚至「九把刀」、「御我」、「龍應台」、「侯文詠」……時有人用疑惑的眼神看我,
我就在想,有問題的我彷彿來自異世界。


舊的作家被遺忘,新的作家難出頭,我擔心文字正在台灣流失。


我真想吶喊,別再考(目前的)作文了!別再背國學了!
沒有一位作家是寫書出來給人背的,看不見作品的美,滿分也是徒勞。
喜歡文字的人自然就會了解文字,然而考試卻把孩子都嚇「傻」了,看到字就跑。
閱讀的目的其實就是去感受一個你沒有感受過的感受。


不必去做文學少女(少男),或者去經歷一場文化苦旅,
不必去成為閱讀王、不必做輕小說的填空題、
不必去找禁書目錄、不必攻略一百層圖書館,
只需要靜下心來,找本喜歡的作品,不管是詩、散文、小說、輕小說(或其他),
然後覺得──「啊,原來文學那麼可愛」就行了。


二、寫作

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日本文學,就是沒有屬於……咳,我們言歸正傳。


我從小喜歡寫作,高中開始正式寫小說,算一算也寫了有四五年。
在待過不少文學論壇、創作平台之後,最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台灣的作家好像萎縮了,或者說其他國家的作家更多、更熱絡。


也許,台灣的產業結構不夠友善、教育不夠開明,
所以最起碼,我希望能夠守住網路這最後一片浩瀚之希......望。
(對不起,這個轉得太硬了)


在很多網路的創作論壇中,我發現很多國高中學生的影子,
但隨著年齡開始下滑,一直成年後還在持續寫作的人變得好少。
我邊寫邊想,究竟在這一個創作的「籠庭」中還有多少「義人」?


我真的很開心能夠看見很多年輕的學生繼續寫作,因為你們很重要。
不一定要得獎、不一定要很有名,但一定要記住喜歡寫作的感覺。


也許之後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甚至驚爆危機,
在心灰意冷的時候,請相信雨過必然會看見涼宮春日。
回想第一次被作品感動的感覺、第一次完成小說的感覺,
這會讓你們在創作路上無所畏懼,加油。

我們回到一開始那個麵包,呃,不對,文學寫作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日本是一個很厲害的國家,因為動漫輕小說的影響力太大。
他們在作品中呈現很濃烈的日系色彩,甚至可以拿來宣傳觀光。
(我會搭新幹線、我知道日本的學制、我會參拜神社……但我沒去過日本。)


然而,台灣的元素是什麼?
很多人覺得台灣的特色就是「俗」,所以美不起來。


我不覺得日本小說或動漫裡的情景就是全然的事實,
現實中未必都有校園的熱血、未必處處有櫻花、甚至未必真的那麼「日式」。
不過我們總是會對這個國度抱持著幻想,甚至發自內心希望去認識。


那,台灣的文字該怎麼寫?
跳脫「俗」以及傳統文學的社會寫實,如何用文字去做更多事情?
文字創作者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社會學者,所以可以加入幻想跟詮釋。
怎麼在華文中寫出更細膩、更屬於台灣的文字?
(如果是音樂,我會想到台灣的心跳聲。論壇中有討論過,不贅述。)
這大概是我最近除了拼命趕角川賞之餘努力在做的事情
──「真正」把台灣的一些東西寫進去。


衷心期待,哪天小說界會出現一位台灣高中的劣等生。


三、輕小說

寫到這邊我的手一直顫抖,深怕會變成修羅場的罪人。


我之前沒寫(看)過輕小說,幾年來的創作一直比較傳統。
但自從發現了角川賞之後,心想可以去試試看。
問了很多人,找了很多資料、讀很多書,我深深覺得Caloid社長的論述很不錯
──輕小說應該被歸類為商品。


許許多多的人青輕小說下的定義是:可以輕鬆閱的小說,然而這只說了一半。
假設我今天到書店抓了一把漫畫,也抓了一把輕小說,
我也許會發現漫畫的「異質性」遠遠大於輕小說。
光看封面就知道,輕小說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某個特定讀者群「做」出來的作品。
(目前看起來是能接某種特定風格的男性讀者)


也許我接觸輕小說不夠久,但就目前我的感覺,
輕小說的內容雖然包羅萬象,看起來整體而論依然比較「均質」。
我或多或少有點擔心,當輕小說「主要」銷售對象極化成「唯一」銷售對象時,
這個領域中會發生什麼事情?


若輕小說要成為一種讓「大眾」都能輕鬆閱讀的小說,
依我淺見,輕小說目前的發展似乎不夠因應更多的讀者。


若輕小說想要維持當前,針對某個族群「量身訂做」的小說,
那目前的發展倒是滿讓人驚訝與滿意的,看起來蓬勃發展。
不過值得思考的是,針對同一個族群「打」久了,也許哪天會導致疲乏與萎縮。
我想起宮崎駿說的沒落,這繁華背後會不會是開始衰退的前兆?


其實,我自己覺得目前輕小說圈子裡的人已經很有向心力,
也許這塊餅可以開始試著做給更多人吃。


※各位對於閱讀、寫作與輕小說之間的關係有什麼看法呢?

本帖最後由 a62015438 於 2014-8-18 12:40 編輯

回復 10# latyu

啊!我想你抓到我想討論的重點了,我覺得你的想法很棒!
其實我最後那些封閉問題原本只是想讓大家比較清楚內容,
結果反而變成侷限討論阻礙,我回頭再去修正一下......

閱讀、寫作跟輕小說之間的關係很密切,然而這討論的範疇很廣。
我自己一開始反而是不太看輕小說,其他類型的書倒是不少。
最近開始寫作後,反而覺得--啊,這種看似「輕」的寫作方式,其實寫起來一點都不「輕」。

我很喜歡那句寫小說要看輕小說,但不能只看輕小說。
需要有足夠的原料,才能做出自己滿意的的產品。

TOP

回復 13# saviorex

嗯,這篇文的確是我很主觀的論述。
不介意的話,可以多分享一些你的想法嗎?我很想聽。

TOP

(討論的內容好像開始有一些複雜,我一起回在這邊)

其實我沒有覺得被炮的感覺,討論本來就是要聽不同的聲音,Yui很貼心。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台灣沒有自己的文學,而是認為可以往更融入大眾為一個趨勢。我猜有多人看見「台灣文學」四個字,所產生的第一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不那麼「好讀」,也許把它想成一種學術、國文課上的、社會寫實、太鄉土亦或者太過文學的文學。


我在想,如果透過一些比較輕、比較現代,或者比較浪漫的寫作方式,也許會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來讀。例如日本小說、動漫的作品,不見得整本都充滿日本史地,但讀者一看就知道這是日式的風格,可以一瞥當地的文化而不吃力(甚至不自覺)。


當然,這幾年文藝推廣有成、網路便捷與許多作家的努力,很多本土的東西漸漸浮出檯面(翻拍電影、中書外譯等),大家開始漸漸看見自己的東西,甚至吸引國際的注意,我看好這發展。


寫作的問題,量變的確能造就質變,反之亦然,畢竟台灣的確沒有人口優勢。至於國高中生的夢想,如果可以找到一個能持續延伸的興趣,不論是什麼,都很樂見。


而從日本輕小說或動漫的例子,文學可以是一種媒材,也可以是一種商業操弄,當文學從純文學跨到大眾、跨到各種產業,會引發一連串的影響。當然台灣沒有那麼有利的現成的環境,不過我剛剛看到了這個論壇的目標,如果真能夠辦一個小說比賽,風氣也許會被帶起來,畢竟改變可以由任何地方開始。我也相信台灣的輕文學或者其他向的作品,未來能夠有一定的市場發展。


至於我用詞看似文雅卻怪異、喜歡無病呻吟,甚至用錯地方不自知的文筆,就當作是一個不良的借鏡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