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cocow3100 於 2015-8-17 16:50 編輯
回復  傑羽


   為了得獎跟寫作品是兩回事。
如果是為了得獎,就要處心積慮的去尋找市場方向,找到評審想 ...
aaacoy 發表於 2015-8-17 11:46

要說正確可以說正確,要說錯誤還是可以說錯誤。

『如果是為了得獎,就要處心積慮的去尋找市場方向,找到評審想要的元素,才能夠有所青睞。』
首先是這一點。

市場方向?評審想要的元素?這古今往來由大賽開辦到現在討論了n次都沒有得到一個準確的結論。
不,也許並不是沒有結論,而是準確地說那個範圍其實頗大的。

例如獵奇、殺人、軍事之類比較嚴肅不會得獎?

請看《熊熊&海犬新作網路書友會》之神秘嘉賓「小鹿老師」訪談逐字稿:

Q:??想問「軍事策略跟科幻類型會有市場?」

  A:我順便提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其實在輕小說這個類別,輕小說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其實不管是怎樣的題材都可以納括到輕小說的範疇之內,所以輕小說都可以寫。

  但是我覺得有一點不能忘記,所謂的輕小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角色」。你這角色要賦予他靈魂,他好像活靈活現,彷彿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只要你做到這一點,我覺得不管是什麼樣類型的題材都可以寫。

  對,就是角色小說的意思。

  你們仔細觀察日輕,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題材,其實他們裡面角色的個性都非常非常的鮮明。只要是比較知名的作品,基本上那角色都不會描寫得很平面、一點都不立體,一定有他自己的特色。

  所以你講到軍事題材,其實我覺得角色才是重點。像是軍事的題材以及科幻類型的作品,或諸如此類的作品,其實是角色的輔助。那在這些輔助的呈現之下,讓這些角色變得立體。有點類似——以做菜來講,角色就是所謂的主菜,那其他類型比方說軍事類、寫實類,其實都是為了這個角色,讓他立體的佐料。

  像你剛講的軍事系,最有名的像是《驚爆危機》,它就是軍事裡面非常有名的輕小說。其實它原作寫得很好,雖然多數人都只看過動畫。你可以看一下輕小說,那位老師他寫得非常的好。那部我看了很多次,我很喜歡《驚爆危機》這部作品。

  你看《驚爆危機》其實是這麼硬的軍事題材,你去看他的第一集,他就是很著重描寫宗介(《驚爆危機》男主角)以及千鳥要(《驚爆危機》女主角)這兩位的個性。那他們在小說中遇到很多危機、很多衝突,可能有很多設定,但其實這些設定也會讓他們不管是處理的態度或是講話,都會讓這角色變得非常立體。這其實才是輕小說的靈魂,也是輕小說最重要的部分。

  什麼題材都可以寫,但我覺得角色應該要讓他立體起來。如果角色平面的話,就算劇情再優秀,你也很難繼續寫續集,或是讓你的輕小說達到非常好的境界。

  Q:我在這邊總結一下,你要寫什麼樣的類型事實上是在於你自己喜不喜歡,你要寫什麼是在於你。但是重點剛剛也說了,你要怎麼讓你的故事,讓你的角色呈現出來在讀者面前,讓他們喜歡看,讓他們繼續跟著你的故事follow下去。


賣肉賣萌日常向輕鬆之類比較好?

  我這邊是有個建議可以給大家。

  其實我已經當了兩屆評審了,我那時候當評審都是當決選的評審,那進決選之後大概都十幾篇,那十幾篇作品我們都有看過,那十幾篇作品看下來都大同小異。那為什麼大同小異呢?因為它們大多數都帶著奇幻的設定,然後可能是穿越到異世界啊,可能是各種類型啊。

  這邊有人說走純愛向在角川可行嗎?

  我接著講下一個部分。在日輕比較主流的部分是日常向、校園以及戀愛,可是其實在台輕反而這種類型的作品非常的少。那在比賽中我看到的作品,有關這三種類別的也是非常的少。那所以在月亮熊老師這種比較輕鬆、比較可笑、比較具有市場向的作品,其實就會相對的比較突出一點。

  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是真的有心想要得獎,我覺得你可以朝著比較輕鬆的類型、比較日常向的類型然後去寫。

  在輕小說裡面我寫作下來的心得是,日常向以及戀愛向的作品要寫到好看、吸引人,其實非常非常的困難。因為我覺得這是輕小說的精華,也是輕小說的基礎。就像之前看過廚師的故事,叫廚師做一道料理,問「你覺得哪一道最難」,廚師說:「荷包蛋最難。」因為最簡單的料理,就沒有可以取巧的空間。

  所以當你寫一個日常或是純愛向的作品,這故事本身就不會有張力。為什麼不會有張力?因為你就是在敘述一個人平常的日常。你要怎麼吸引人呢?很簡單,你就是要有一些愛恨情仇的糾葛。所以在情感上的描寫就要讓人有共鳴、吸引人,那你寫的文字就要搞笑。你只要有一段文字不搞笑,或是有幾頁文字不搞笑,那你這部小說人家看了就會覺得很難吸引人,覺得看不下去。

  所以呢,我在當了這兩年評審,在寫日常向的、寫稿笑類型的作品——就是比較像是日輕的輕小說作品——其實很少。

  我是覺得如果你今天寫得出一部很優秀的日常向小說,基本上你得獎就不會有問題了。因為這兩年來,我是很少看到這樣類型的作品。



  Q:東宮太子想問小鹿老師「純愛向的作品在角川這邊有沒有市場或機會?」

  A:純愛向的話就是如我剛剛所說的,就是你要寫到讓人家有共鳴,要寫到很好看。
  那其實純愛向一般就分成幾種類型,有牽扯到愛情的我們大致分成幾個類別:第一個是搞笑類,那搞笑類的舉個最經典就是《笨蛋,測驗,召喚獸》,那《笨蛋,測驗,召喚獸》不管是他的設定,還是搞笑部分都是非常的高明,所以他就寫得非常容易吸引人閱讀,也非常容易入口。

  如果是純愛情類的話,或是刻劃愛情比較細膩的部分,名作的部分有《仰望半月的夜空》,在描寫情感的部分就會非常的細膩。你就要細膩到這情感讓人感覺好像就是親眼在眼前發生,其實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那如果是賣角色設定的部分,最有名的大概是《我的朋友很少》,這個就是賣角色。什麼叫作賣角色,就是每個角色都非常的突出,好像活生生在你面前。這種人在現實中應該是不至於會有的,但在輕小說中可以把他呈現得活靈活現,你就會覺得「哇!好有意思,好想要繼續看下去」。

  那像愛恨情仇的部分,有一部也寫得滿高明的叫做《我女友與青梅竹馬的慘烈修羅場》。這一部我覺得寫情感上的糾葛很不錯。

  講愛情的部分大致上可以細分成以上幾類。

  如果你要寫純愛劇,就像我剛剛講的,其實是一條最困難的路,因為我覺得如果你去賣設定啊,或是賣劇情張力啊,你其實很容易達到吸引人的部分,因為可能很多人死掉或怎麼樣。但是如果你要單究一個日常去吸引人,其實這是滿困難的。

  但是我會覺得其實這才是輕小說的精華所在。其實日常你寫得好,我覺得基本上你輕小說可能就可以寫得好,因為我一直覺得這就是基本

   
若要說角川針對的市場向,或許就是相對輕鬆、日常類、純愛的那種比較吃香。
至少,你的作品沒有出現死人、墮胎、搞不倫太過沈重不受大多青少年喜愛的那類,會比出現這些的吃香一點。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那如果說角川的話,例如看到這次海犬老師的《E生存選項》,很明顯就不是一個萌系作品。但他們覺得說這作品有意思,然後生存類型的台輕作品目前在台灣還沒有人出過跟寫過,所以他們就願意說,這個作品類型我們可以試試看。

(粗體的基本都取自小鹿老師的回答:不妨參考看看。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915939

這裡因此產生兩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
1市場性對於參賽者的影響性到底有多大?
2針對市場性的作品就會因此得獎?

1 若要我個人見解來回答的話,其實影響性並不是真的很大。
我試試用假設性的方法去求証一下。

假設影響性大的話,那麼得獎和落選的選件很有可能是這種結果:
A雖然寫得很有趣,但市場性太弱而不選擇。
B雖然寫得差了點,但市場性非常足夠而得選。

[當然這兩者有折衷的中間可能性,還有這分支未免過於朦朧,但先將就一下。]

A雖然寫得很有趣,但市場性太弱而不選擇。
這還真的沒見過,就我個人的記億和多年複選的試閱來看,的確有很多反市場性比較偏邪道的作品。
但是因為絕大多數沒能看到全文根本無從判斷這點,也無法肯定大多落選是不夠有趣還是市場性不足而被刷。
最重要的是,我已經說過的是,我再強調一次。
我們不是角川,仍不可能代替角川去判斷,而身為普通讀者或作者的我們,無從得知市場上各輕小說的反應和銷售數據。
所以無法專業的去捉摸出官方對市場性的考量和大概,或許能看的就是銷售的排名榜和近年出的輕小說大多有什麼元素罷了。
因此從A這點來求証偏向無解,除非角川真的出了一部市場性很弱,但很有趣的作品。(不好意思E還沒買)

B雖然寫得差了點,但市場性非常足夠而得選。
對,我比較想針對這點來說。
綜觀角角大賽多年來的作品,真要市場性相對偏強的首選會是謝謝你!壞運和戀交。
這個答案的前提是在於市場大概的定義是:或許就是相對輕鬆、日常類、純愛的那種。偏日輕的。

我覺得目前台輕的作家裡面寫得比較像日輕的搞笑方式的,大概是我、BL老師,以及OO出版社的某老師。其他的,像是比較知名的台輕老師們可能就是另外一種形式,很難去介定是怎麼樣。

這邊有小鹿老師自身發言助証。

換言之在歷代的作品來看,其實市場性很強的得獎作反而屬於少數。
剩下的是中規中矩,不管扔去那邊都不會屬於十分過份的一類。(這是指市場性的問題來說。順帶一提,雖然台角我看不多,但是閱讀感倒看不少。)

而針對市場性這個問題其實還有一個值得省思的重大問題。
市場性這點是建立在日輕帶來的風氣和效益之上。

我換個角度來扔出兩個問題吧。
1假如你想寫針對市場性的作品,那你能不能寫出先不說超越、至少能追平普遍日輕一類的水準?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請自己回答吧。

2這種具日‧輕‧風‧格‧的‧市‧場‧向‧作‧品‧真‧的‧是‧角‧川‧想‧要?
這個問題反而是我最最最最最最想強調的一點。
從歷來出版作和整體感覺告訴我,其實比起那種能與日輕並排水準的作品,角川更想要一種獨創性。
只有華人才能寫出的一種獨創性。
這從2014.05.15小鹿老師專訪有提過。

06. 現今市面上的輕小說作品幾乎都來自日本,不少寫手在設計世界觀時,也依樣畫葫蘆,將主角國籍或是世界背景設定在日本。請問這樣的設定會影響到作品的得分嗎?


完全沒有影響。
我說過了,重點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故是本身有不有趣,有沒有辦法吸引人。


當然,你或許會想問,帶著東方世界觀,例:罌籠葬、字之魂、托生蓮等作品會不會有加分效果?
我個人認為,多多少少會。
畢竟你出版的是華人市場,帶點東方色彩,也比較容易吸引讀者。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故事本身有趣才是重點。


以下這個問題就算把個人自身投放在角川身上也並不難思考。
台輕的作品應該以什麼取勝日輕?
假設你寫的水平也不過是日輕大多數其中之一,甚至不缺比你更好的日輕,那你認為華人讀者應該用什麼心態去買你?
「既然日輕絕大多數比台輕有趣,身為讀者我為什麼要掏錢去買台輕?」
不好意思,類似的話我在非常多的地方看太多次了。

而從歷代作品中,比較有東方、華人氣息的作品反而比上述市場性較強的作品多。
甚至像我看過的移動大師、真理都可以說偏離現今日輕主流的市場性。
但是他們依然獲獎並出版了。

所以要我在市場性上嘗試回答,的確寫日輕風格的具市場性的作品會稍為吃香,但並不能說影響很大。
而我個人認為,其實角川真正想要的是那種源於日輕的輕小說文體,經過傳播卻在華文方面做出一種華人才有的獨創性。即便投放到日輕主流市場也不會失色,卻有著華人才能寫出、才能擁有的獨特風格的華文輕小說。

當然,我一向認為研究什麼市場性還不如去提高寫作的功力比較好。
但如果真的非要從市場性的方向去求証,那我以上的所說可以參考看看。

2針對市場性的作品就會因此得獎?
這個問題從上面已經幾乎回答大半,而這問題當然非常簡單就是NO。

就算市場性強到爆炸,只要本身作品是垃圾就不可能會有人看。
因為不內裡有多少萌賣肉輕鬆吐槽日常互動,讀者看到不會寫的傢伙在數百字內就會合本了。

我一向很強調基礎,基本功的重要性。
基礎,基本功強的人就算寫出市場性不強的東西,至少還能看、可以看甚至好看。
什麼?沒有基礎基本功?管你市場性再強還是看兩三段就合本,然後垃圾就是垃圾,這就是人類和本性的現實。

那什麼是基本功?
我想有留意我評論的人應該清楚得行,這世上有太多票人連「故事到底是什麼」都搞不懂的所謂作者實在太多了
‧讀者都是假設書內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對他理解整個故事有幫助的。
‧故事不只是事件的總和,作者在故事裡進行種種設計的目的,從頭到尾都是為了要回答一個能囊恬整個故事的問題。


寫作當然不是死不變通地墨守成規,任何所謂寫作的規則都可以打破。
但諷刺和悲哀的是,一萬個不遵守規則和基本功的人,9999個都是寫出了垃圾,然後他的初稿就是獲得沈澱在電腦或現實的垃圾桶的下場。

這並不是在說笑,以下的又取自大小說家如何唬你。
脫離常軌的故事通常會出現下面幾個徵兆:
>>我們搞不清楚主角是誰,所以無法評斷故事中所有事件的重要性或含意。
>>我們知道主角是誰,但他似乎沒有目標,所以我們不知道故事的重點或故事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我們知道主角的目標為何,但是沒有任何線索可以告訴我們「主角被迫必須解決的內心問題是什麼」,所以故事給人一種膚淺而單調的感覺。
>>我們知道主角是誰,也知道他的目標與內心問題為何,但是主角突然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任意改變心意,或者是被巴士撞到,如今看來主角好像換了一個人。
>>我們知道主角的目標為何,但故事裡的事件似乎不會影響主角,或這些事件無法看出他是否會達成目標。
>>就算主角的確受到事件的影響,但影響的方式無法令人信服,如此一來不但主角顯得不夠真實,我們根本也搞不懂他的行為有何意義,因此不可能預期他接下來要做什麼。

以上問題對讀者的大腦會造成同樣的效果:大腦不再像剛開始閱讀時那樣分泌多巴胺,而且腦中有某部份持續感覺到「原本預期的收獲」與「真正吸收到的資訊」之間有所落差,所以感到不悅。簡言之,讀者會有一種挫折感。這証明作者並不聚焦在他創作的故事的本質;儘管故事的文字寫得漂亮極了,還是會令人覺得沒有方向,無法投入故事的情境裡。就算讀者不是神經科學家,也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總之他們不會繼續往下看,就是這麼一回事。


就我所看過評論過,還有上一年的試閱來說,真正做首五千字內基本功基礎合格,故事有最低限度的聚焦實在是很少數。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作品中能夠踏進合格基本線的反而是少數。
君不見有人樂於評論他人的中二作,自己的東西結果卻很糟糕嗎?這不是影射,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歷代不乏很多懷有夢想向前衝的人,拿著那一文不值而沾沾自喜的所謂「傑作」胡亂四衝。
結果下場很悲慘。
悲慘在於不是他們因為盲目亂衝而失敗,而是失敗於他們失敗了還不知自己失敗。這份悲慘,我經歷了數年了。

TOP

本帖最後由 cocow3100 於 2015-8-18 03:57 編輯
個人認為,最準確的評論就是讀者
故事好看就會大賣,難看就是滯銷
當初哈利波特作者也是找了幾十家的出版社 ...
andy 發表於 2015-8-18 00:53


這篇回覆頗多有趣或可以補足的部份,所以特此詳細引用來一一表見。
假如作者認為回文好像太過針對性,請見諒。
本人正經的回應一向無意冒犯任何人。

個人認為,最準確的評論就是讀者
故事好看就會大賣,難看就是滯銷
當初哈利波特作者也是找了幾十家的出版社,最後才有人願意出版
所以編輯也不能準確的看出一個作品的好壞
只是讀者沒辦法條列式的分析故事內的優缺點

小說作品本身作為商品就有商品的特性。
一本作品能夠大賣除了本身是否好看外為一大因素外,還有知名度、宣傳性等等。
也有可能因為某種炒作或意外而增加曝光率而廣受注目,或是作者本身就已經有足夠的號召力,
或本身曾經有過良作而造就了穩定的讀者群,後來水準每況愈下但還是因為讀者群仍有很多已大賣。
當然,這也和本土消費力和閱讀風氣等因素有關。而水準下降會買帳的讀者也自然會減少。(但是還是大賣......)
一本作品會否大賣除了本身趣味性的因素之外,還有很多編輯和作者未必能控制的運氣因素。

假如最準確的評論就是讀者,故事好看就會大賣,難看就是滯銷。

那麼劣評如潮的國王遊戲,或是台灣常常被罵被批那幾位知名作家,為什麼能夠銷量夠好,以作家的身份維持生計?
這時候要搞清楚,所謂的大多數讀者是不是為對閱讀有高質要求一類,還是不過因為風氣、知名等其他因素,對閱讀並非有強烈要求的一類?
只不過有件事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當然是交出自認為最好的作品,編輯選的當然是經過多方面考量認為最好的作品,這是必然的。
但是現實是,因為好看而大賣的有,並非因為好看而大賣的還是有。

故事好看就會大賣,難看就是滯銷

而且,這句話還有一個意思是:大賣就是好看,滯銷就是難看。
但......現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再來拿作品上網評論,老實說個人覺得意義不大(風險也大)
有句成語叫:文人相輕
並不是說寫小說的人都會互相歧視
而是說每個人看了幾本編劇書之後,都會有自己寫作的看法
那誰的看法才是最正確的? (以出版後作品會大賣)
以版上最近的例子
一個作品被狂批評的人,也到別人的帖子評論作品
也就是說,你根本無法分辨網路上幫你評論的人他的水準為何


先說文人相輕。
若要更為準確來說文人相輕的一句話,是因為不論寫作閱讀,每個人都自有一種獨立看法,世上不存在真正絕對中立的人。
好比韓愈以怪奇為美,白居易以通俗為美,兩者的審美情趣並不同,如果讓兩人對同一作品進行評價,大概意見也很難相同吧?
這就跟跑步游水不同,快不快是一個客觀、清晰的事實。
所以有「文人相輕,武人相重。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古句。
文類作品本身就因為有個人的審美情趣、個人喜好而出現有所偏差的兩極評價。
但並不代表一部作品綜觀只有主觀部份而全無客觀部份。只要讀者數目一多,客觀部份依然能夠放大而可見。

另外上網評論意義不大,這一句是在說來自網上的評論全都沒意義?還是說網上難以找到比較好的評文者而意義不大?
相信閣下意指應該為後者。
的確,網上評論除了難以判斷評者的能力之外,亦未必能準確得知,這位評者的評論是建基主觀意識上是否較大,並過度放大主觀不悅而下的劣評。
但是就像評論電影很常見的一句話:評論電影的資格是不是一定要評者懂得拍電影?拍過電影?
我想不是。
相信每個電影導演拍電影都是建基於大部份觀眾為正常的普通人,而非每一個觀眾都是專業的影評人。
我想寫作如是。
身為作者,因為是最熟悉自己筆下故事的人,所以絕對不可能是完全空白的狀態下評審自己的故事。除非你能選擇性失億。
因此,每一個新的讀者都可能是一個寶貴的意見來源。而讀者,必然是完全空白的狀態下閱讀作品。
透過評論,就能了解完全空白狀態的讀者閱讀會有什麼反應和感受,從而評斷和估算自己作品的好壞。
不過想當然是,並非每一個評論每一個意見作者都要照單全收。這時候就考驗作者的分析力和判斷力,能否在各種意見中接受正確,有所得著。
至於為什麼要扔上網上,基本只是因為方便和快捷,不失一個途徑罷了。
看看親友團,讀一頁半頁就不讀的大有人在......

至於市面上的編輯書
頂多就能教你不要寫出太離譜的故事,但沒辦法教人寫出暢銷的故事
讀者要的是好看的故事,而不是什麼都符合寫作教條的故事
當然,若編輯太過注重所謂的故事規範,選出來的就是這種中規中矩但不吸引人的作品出來


問題是,絕大部份的好書都是遵從那些可惡的寫作教條、寫作規則的故事。
而極大多數總是想破舊立新,忽略讀者感受(也就是基本功)的作品,基本都因為無法促使讀者分泌多巴胺,挑起那份好奇、急切想翻下一頁的渴望,而沈睡於各種黑暗的角落。
這個邏輯關係在於這裡。

頂多就能教你不要寫出太離譜的故事,但沒辦法教人寫出暢銷的故事
讀者要的是好看的故事,而不是什麼都符合寫作教條的故事

的確,沒有人保証看完那些書就一定會寫出暢銷的作品。
但是這兩句話要完全正確的前提是,暢銷而好看的作品都不會是符合寫作教條的故事。
現實是,讀者要的只是好看有趣的故事,誰管你是不是符合寫作教條?誰理你怎樣寫?
你完全符合寫作教條寫得好看,讀者會買單收下。
完全不符合寫作教條,但是同樣寫得好看,讀者一樣照單全收。

工具書其實在教讓作品更好看的其中一種方法之餘,我認為更強調的是讓作品『能看』。
就好比下廚,在評價好吃不好吃前首先一定要能吃。
假如你希望甜的卻下了鹽,想要鹹的卻下了糖,那有可能成為頂級的廚師嗎?基本已摔在起跑線。
今天客人吃了一塊根本不熟的豬肉,要怪罪的到底是廚師下廚的問題,還是怪客人的口味有問題?
我想不必多說。
這邊真‧的無意針對任何人,但是從我的經歷和記億來看,大部份在談論好看不好看之前,是已經連能看不能看都成問題了。

因此我覺得在此有需要強調的是,工具書的用途只是在於一個學習、參考、吸收的其中一個途經。
即便今天你完全不看工具書,他日經過自身各方面的實踐和吸收,內裡的理論和觀念同樣可以學習和掌握到。
但是,今天有一個前人以自身的經驗來分享他的理論和觀念,儘管裡面你將來可以經過長時間磨練而學到,但今天你一看就可以學到大半了。
兩者當中的差距在於這裡,那就是時間的差別。
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是說只懂完全相信書本而不懂因應情況改進、思考,還不如沒有書更好。
這叫學而不思則罔。
但今天若然只懂盲衝亂撞,則是思而不學則殆。
要學習顧然並非只有閱讀工具書這個途徑,但是工具書卻是學習的途徑裡其中一個很好的途徑。
我想說的是這個。

不管在那個領域,學習與實踐並重都是進步的最佳方法。共勉之。

TOP

本帖最後由 cocow3100 於 2015-8-23 23:04 編輯
回復  cocow3100

這麼說吧
有些人真的是可以無書自通,寫出熱門的作品
只是這種人非常非常少吧

我要說的 ...
andy 發表於 2015-8-23 21:09

金庸在完書後還有好幾次的修改版本,至於是否改得好就見人見智了。
聽說金庸本身就有紙條記低前面的內容,不然寫到後面都忘了。
而且,以每日連載的文體來說,基本只能夠先寫出基本人物和故事大概這樣吧。

事實上,角色寫得好自己就會動起來是說得很對的。
像天龍八部初想恐怕是想寫八個主要人物,但是後面......
而且,喬峰的定位當初很明顯不是一個主角,但是作者愈寫愈發覺,這角色的遭遇、背景太過戲劇化太強烈了。
導致重心一下子就從當初的段譽變成喬峰了。
這一點從名作中倒是一大印証。

至於衝突不衝突,其實進擊的巨人突然出現外星人攻擊地球,主角等人變身為巨人對抗外星人會覺得不好看,
只是因為原作的衝突做得太好了,而且也很難說外星人攻擊地球,主角等人變身為巨人對抗外星人就會一定不好看。
常常說就算老梗,發揮得好也是好梗。
或者這樣說,一個吸引人的好衝突就算是老套得王子吻公主,勇者打倒魔王也不是不行的。
但是,扯上獨創性、是否別樹一格就另一回事。

其實國王遊戲只是一例,但是的確還有很多別的例子。
但是更多的例子還有細節、理由、根據、論証我就懶得補了。
只能說大賣不一定好看,好看也不一定大賣。
聞名於眾的大賣爛作以及冷門類卻不為人知的好看作品,這兩者的確是共存。
就像是相比起海賊火影死神,肯定更少人知道銃夢。
相比起刀劍魔禁,肯定更少人知道白貌傳道師。
是否能夠大賣好看是個極重要的指標,卻絕不是唯一的指標。
但是我依然強調的是,作者都是交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作品,編輯都是交出自認為能夠大賣的作品。

至於真理雖然有說愈辯愈明,不過對於真理正義民主這些字眼抱有厭惡的在下我,大概只會引用尼采:
偉大的真理是供人批判,而不是供人膜拜的。

其實,這邊也只是討論和提出看法,倒不需要太在意什麼的>.0

TOP

其實我認為多數人寫不出好角色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他們認為故事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角色也是自己「生」出 ...
firegsh 發表於 2015-8-23 23:03

那怕是一個在菜市場打滾一生、平平凡凡的老闆娘,她也可以有一種獨立、只屬於自己本人的價值觀。
儘管只是平凡、大眾、普世的看法,依然可以有說服力,依然可以寫得鮮明精彩。

大部份會覺得平面的角色是因為只見其行動,不見其之所以引發這個行動、背後的思維和價值觀。
如果有怪癖、口癖還可以多點獨創性和畫面。
但是遠不及前者的重要。

具體的好角色一定會有一個能夠稱之為『核』的東西。
不過這邊不是在集中這點,就不太深入。
而且,我也有點厭倦長篇大論說不停了。

TOP

先不管金庸改了幾次或改的好不好
在華人世界裡,多少改編金庸的電視劇、電影、遊戲
你要說他不成功,沒幾 ...
andy 發表於 2015-8-23 23:14

金庸的成功可以說是每個作家或志願作家的終極目標啊......(雖然我是古龍廚就是了)

補充一下,本身是那個地區、因那種途徑而被發掘也是一個因素。
例如九把刀本身就是網絡作家,出道前已有一定的人氣。
國王遊戲本身是就是日本的手機小說,所以讀者基本都是要求低得不能再低的一群。
還有內地流行普遍的yy小說,即便主角永遠都是龍傲天、劇情換湯不換藥,依然一堆年收入嚇人的所謂作家存在。

只能說身為作者只能盡人事,其他天時地利就聽天由命了。

TOP

本帖最後由 cocow3100 於 2015-9-6 13:32 編輯
剛忙完隨便寫點東西,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這串的回覆和連結我都簡單瀏覽過了,說點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
Caloid 發表於 2015-9-6 11:53

社長是私下收到或是在『那裡』看到有人對鍵輕的評論感到不滿嗎?總感覺內裡散出滿滿的抱怨氣味。

提外話一下,在這邊某本反指標的作品。
在『某處』的一個評論,裡頭的評論心得並沒有對該書的內容作很具體清楚的評價。
反而因為那位作者與該書的作者是認識,所以整篇心得除了朦朧不清外,更顯得有一種拉上補下的感覺。
詳細不說,我也無意對他人的評論作多大意見,好友推廣好友的作品也不是問題。
不過......我想強調的是......
有情義來往的讀者和沒利益衝突的讀者,兩種的閱讀感覺隨時會截然不同的。

如果鍵輕的反指標是建立在沒利益衝突的讀者之上,我可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刻意的討好比陌生的惡意更像毒藥。

TOP

回復  cocow3100

推你。

有些事不太方便在這裡講,而且只是臆測,但看到本來對同類型作品很嚴格的人,遇 ...
sing129 發表於 2015-9-6 13:38


就算只是單純的推廣就算了。
但我還看到另一本我自己也有看的作品反而在評論中比較具體、中肯、苛刻。
卻在對自己認識的人的作品採取一種較懷柔、朦朧、曲線的感想......
先不管這評者和作者私底下有多少交往和共識,但今天以一個陌生人來看,感覺卻不是有什麼好滋味。

當然,在對彼此大家都是陌生人這點來說,誰對誰都不能亦不應該說『什麼』。
不過,假如有人因為鍵輕普遍出現反指標的評論而把鍵輕標上了一個『為反而反』的標籤......
那對評論者是一種非常不公道的看法。

TOP

回復  Yui


   YUI大真好!

如果那些評論真的太過OVER,那我就考慮降低標準好了。想活在麻藥的謊言中, ...
aaacoy 發表於 2015-9-6 13:50

我並不認為你的評論有什麼問題,即便可能在某些人眼中不是很具體、清楚、有說服力的感覺。
但是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走出門口只是說了一句不好看就沒了,導演也沒資格走出來揍我一拳吧?

TOP

返回列表